logo
发布于 08-29 08:20
真正的“AI for Lawyers”,该这样嵌入律师工作流

法律行业的分水岭已经出现。部分团队仍在为手动梳理卷宗、反复核验案件截止日期而耗费精力,有的团队则已开始引入“AI助理”。
6小时的案件材料梳理工作压缩到2小时,数据标注错误率降低60%。这不再是效率工具的简单迭代,而是对律师工作模式的优化重构。如果你还在观望法律+AI的赛道,那么你和同行之间拉开的,可能不仅仅是效率差距,更是认知差距。

为何有时应用AI会让律师更累?

律师对AI工具其实是寄予厚望的——据硅谷科技评论(SVTR)AI创投库显示,法律科技虽然在1万亿美元的市场里仍属“小众”,却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长,背后原因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法律行业自身的矛盾与危机:计时收费的旧逻辑与客户需求的结构性裂变,案件积压的系统性困境与劳动力断层的逼近。

但使用后的真实场景往往是:为了用一个AI功能,需要把文件从系统A导出,上传到平台B,分析完再复制到文档C。这种数据孤岛和反复切换不仅没有提升效率,反而增加了工作量,还带来了数据安全的焦虑。

核心问题在于,使用者需被动适应工具逻辑,而非工具主动适配法律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这正是多数AI工具未能真正赋能律师工作的原因。

真正的AI助理,是如何工作的?

一个合格的AI助理,必须具备两大核心特质:主动性与融合性。

主动性在于,不再被动等待指令,而是主动协作。它像初级律师,自动监控案件进度并主动预警,新证据出现后能自动关联案件要素进行更新,甚至根据案件走向及时提炼策略建议。

融合性体现在,真正适用法律行业的AI助理,绝非停留在辅助问答的通用层面,一定是“AI for lawyers”,以法律工作流程为核心脉络,通过架构设计与模块化的产品拆解,实现与律师业务场景的无缝对接。





当AI能力融入律师工作流 才能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正如红杉资本合伙人Konstantine Buhler近日在主题演讲中提到的,AI将对法律等传统上由大型合伙企业主导的服务业进行颠覆性重塑和扩张。当AI助理真正融入工作流,带来的将是根本上的改变。

过去的律师工作流,可以总结为“多平台切换、高手动重复、强依赖人工” 的特点。而在有AI助理协同的工作流,律师需要做的更多是审核和纠正。例如律页的团队功能,律师创建案件项目并上传证据材料、当事人信息等文件后,后续的项目管理、检索匹配的法规条文与类案裁判,生成法律文书初稿、整理卷宗并生成案件复盘报告等整个过程,AI 助理承接了所有重复性的流程事务。



这正是律页的切入点——通过AI协助律师开展风险研判、法律研究、文书起草等专业工作,同时依托法律领域大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将行业标准流程与职业规范深度嵌入产品功能逻辑,最终打造出真正理解法律实务内容、精准满足专业服务门槛的解决方案。

律页正在开发系列AI助理,已上线”的功能包括“报价策略”和“法官分析”。筹划中的功能涵盖“个人品牌”(协助律师在公众号、知乎等平台进行内容创作)“PPT助手”“类案分析”“模拟庭审”“流水分析”(分析银行流水和财务往来记录,识别异常交易)“传统文书写作”“要素式起诉状”“合同审查”等,基本覆盖律师工作的各环节,为律师提供多方面的 AI 辅助。




回归本质:技术是杠杆 专业是内核

需明确的是,AI 助理的核心价值在于 “放大” 而非 “替代” 律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射击,AI 更像瞄准镜,帮律师高效找到靶心,但最终能否精准瞄准、一击即中,仍需依赖律师的专业经验与判断能力。

法律行业的新竞争壁垒,将不再局限于知识储备量,而是转向知识整合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价值创造能力。若团队能引入高效、可靠的 AI 助理作为助力杠杆,律师的专业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既能以更高效率响应客户需求,也能以更精准的专业判断提升服务质量,让专业的更专业。

法律工作 All-in-One
律页法律工具1
律页法律工具2
律页法律工具3
律页平台
律页法律功能1
律页法律功能2
律页法律功能3
开始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