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09-26 18:59
普通律师,如何通过短视频运营逆袭?(附实操指南)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律所和律师开始通过网络进行营销宣传,预计今年将有近万名律师加入短视频平台。年初第一季度的相关数据统计,抖音粉丝达百万级别的律师有90+,全职律师的占比达到了97%,男性律师约62%,女性律师约38%,如李叔凡、杨龙飞、张明英、任晓函、郭庆梓等律师大V,在法律领域都有较高知名度。
短视频平台起号,还在红利期
法律行业进入高质量转型期,全国律师人数持续增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诉讼案件数量总体增幅平平,刑事案件与非诉案件数量甚至呈现下降态势,“僧多粥少”,业务资源颇为有限,律所增减失衡、资源地区不均、收入差距过大、传统营销低效等问题十分明显。此外,营销与服务模式的滞后,让传统律所依赖的广告投放、线下讲座等方式,因目标定位不准,导致获客转化低效。通过短视频获取咨询、转化案源、扩大声量,似乎成为普通律师逆袭的光明途径。调研显示,现如今,82%的用户提高了浏览法律内容的频率,66%的用户每周浏览≥3次,“社会热点法律解读”“个人法律问题解决”“提升自身素养”成为近六成用户的浏览原因,受众分布与律师分布情况一致:高线城市TGI(目标群体指数)领先,低线城市需求大。因此,法律人打开了线上突围的新窗口。
拿什么内容起号?
看那些成功的律师创作者,他们共通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常高产,投稿量大、更新稳定,持续输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兼具实用与深度”的内容。所以拍什么才有用?其实不用纠结,三类选题,适合大部分律师快速起步。
- ●过往案例:你帮谁解决了什么问题,就是细分领域+具体服务+场景提示。这类视频不用复杂剪辑,就能让有需求的用户主动咨询。
- ●律师故事:这个拍摄方向更简单,就是讲办案经历。典型的例子说法律博主“小叶富贵子”,被称为“段子手鼠律”,内容主要围绕律师日常工作趣事,文案通常是先描述事件,最后总结或感慨,同时也会融入一些法律知识,幽默轻松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受网友喜欢的。
- ●客户痛点:这类视频不直接讲成功案例,而是聚焦避坑技巧以加强共鸣,主要就是“用户痛点 + 实用建议 + 行业真相”。例如,“选律师别踩这 3 个坑!90% 的人都错了” “打官司真的要花很多钱吗?别被吓住了“等等。
但真正着手准备时,律师仍需直面选题没有思路、脚本没时间写的问题。律页针对选题构思、脚本撰写,推出品牌AI助理,帮助律师高效完成内容创作。
一方面,AI助理帮助律师打造人设:明确专业领域(如“专注劳动纠纷”“擅长刑事辩护”)、锁定目标受众(如“企业家”“职场人”),还能根据律师个人特质设计差异化记忆点,强化人设标签(如 “前法官转行律师”“3年帮200人要回欠薪”),让律师的专业形象快速破圈。
另一方面,在持续性内容创作上,AI 助理可做到生成“专、精、快”:平台适配,针对公众号、视频号、知乎、朋友圈等不同平台的运营逻辑生成适配性内容,比如视频号侧重场景化短脚本,公众号输出深度法律解析;内容主题策划,AI 都能结合律师人设和受众需求,提供具体选题方案;专业度支撑,律师可上传案件材料、法律条文、行业文章等参考素材,AI会深度解析内容,将专业信息融入创作,避免内容泛而不专;内容优化调整,AI 会先生成多个选题方向和文章大纲供律师选择,确定后输出内容初稿,律师可随时修改润色,大幅减少律师在内容创作上的时间成本。
线上营销的价值链路和策略
律师做自媒体有两种运营方向:流量运营上,借助平台算法选热门标签、与优质账号联动互推、定期分析数据优化内容、通过评论、咨询等互动增强用户粘性。抖音巨量本地推提供“三选二”“三开” 两种模式,适配不同需求。三选二模式是从短视频(精准定向曝光)、直播(实时互动转化)、搜索(高意向匹配)中选两种,低成本高效获客;三开模式则是三者并行,全渠道增效。
而聚焦转化,低线城市成为付费新趋势: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法律服务不足,以团购主导的线上法律付费服务成为优选,且团购价格低,用户考虑成本,付费意愿也高。服务层面,一对一咨询成为90%用户偏好,法律问题快速解答、定制法律文书、法律资讯订阅位列其后。
传统营销动力不足的当下,新媒体运营成为普通律师破局的重要抓手。选准人设和选题去切合用户需求,借助AI解决内容创作的效率难题,善用平台算法、联动运营放大声量,以专业内容筑牢信任,再瞄准转化,整套路径已清晰可循。
法律工作 All-in-One
法律事务全场景
智能工作台







开始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