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09-28 19:04
律师实名举报 网红“避雷姐”终被封禁
9月26日,曾因在五一假期期间发布“贵州旅游避雷帖”而“黑红”的短视频平台博主“Lida不是力气大”因涉嫌非法荐股,被平台永久封禁账号。面对一个没去过贵州旅游却恶意抹黑贵州的网红,无数贵州人民和广大网友看不下去了,也有律师站出来了。


01 四月孤勇 戴律“扫雷”
一个从未公示相关资质、却长期打造“我很会赚钱”人设的博主,在粉丝群卖课并“教”粉丝理财和买卖股票。未经证监会许可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其行为已违反《证券法》及相关监管规定。重庆证监局出具了警示函,其用于收款报税的工作室没有实际经营,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
回看这件事的始末,贵州的年轻律师戴律功不可没。


今年5月12日,戴律发布了“扫雷记”系列视频的第一期,在视频中讲述了他的发现:在其1200余条作品中,有数百条种菜分享和带货植入。其星图上公开的单条广告为2.5-2.8万/条,带货销售件数达13万+,跟买人数9万+。这么巨量的收入来源,却没有在商单视频中看到任何相关企业信息,所以也没有相关的纳税申报信息......戴律放弃接案,实名举报涉税线索,用了4个月收集证据和走访申诉。他用视频记录自己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思路与过程,收获众多网友的点赞支持。有人评论说,这感觉就像是“家长来撑腰了”“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回来了”。
02 从深渊走来 向正义落笔
两天前,戴律的“扫雷记” 迎来新更。视频中,他把事件的最终结果分享给一直关注的网友,更聊起了自己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从决定跟进到过程里的考量与不易,每一句真诚的剖白,都让人格外共情。以下是戴律在视频中的部分自述:
我们从市监、税务、证监、公安、网信办,对她一路追着‘打’,虽然有的口子没立案,我们在做立案监督,有的口因为管辖问题,还在横跨1600公里稽查......
谢谢这一路上有很多人对我们的支持和坚信不疑,有人理解无论结果如何,实际去做就够了,但也有人嫌弃我们慢和拉胯,这不是今天干明天爽的快意恩仇爽剧,而是需要一步步去背负的。
没人知道我才是她直播间的榜一大哥;
没人知道我们频繁往返于上海和重庆;
没人知道这几个月我没接一起案子,专招呼她一个;
没人知道我们被有的部门推来推去,背着书包像个孙子一样踢皮球;
没人知道我们被她的群友指着鼻子疯狂咒骂;
没人知道向我们竖中指倒戈的家乡人里,居然有某地州电视台的当家主持人;
没人知道律所里,老邓、帅哥、红姐随时准备着捞我......
为了取证,我在直播间听一遍,筛重点听一遍,写材料又听一遍。15个G的文档分类,106个G的音视频材料,这些都没人知道。无数次我想过放弃,‘何必较这个真呢?大潮已经退去了,没人在乎的’,但有些正确的事,即使有代价,也要去做。有人想把我们推向万劫不复,但他不知道的是,我本来就从深渊里而来。我是烂尾楼业主转的律师,比这更绝望的时候我都挺过来了。
我们欢迎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带着歧视,直接全盘否定几代人的努力。绕后的脏活累活我办完了,我想让大家再次晒出美食美景,让避雷视频成为种草攻略,为这个系列画上圆满,因文旅始,因文旅终......
这个世界需要一些较真的年轻人,人总是要有信仰的,如果你还没找到,在你找到之前,斗胆,让我做你的信仰。


戴律的“扫雷”之行,如果初衷是以法为灯照故乡清白,相信这一路的坎坷,让他更坚定自己的选择。律师维护正义,不是影视剧里一纸诉状定乾坤,律师工作承担的风险,也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更多人面前,让我们看清:这条路上,从来没有“轻松”二字。
03 律师执业的较真劲儿
律所同事“随时准备捞我”,调侃的背后,是一位律师赌上职业前途的决心。更磨人的,是行政沟通里的拉锯战,屡屡碰壁是维权律师的日常。体力与心理状态的消耗,还有那些藏在情感与舆论里的“围攻”,都很容易压垮一个人的精神。经济的压力、程序的阻碍、舆论的误解、身心的耗竭,早就成了律师执业不得不经历的必修课,更是每个律师的隐形勋章。
有律师因代理性侵案件,被合作多年的企业客户终止委托,理由是“担心影响企业形象”;有律师因坚持无罪辩护,被同行提醒 “别跟检方闹太僵,以后案子不好接”。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理解,理解“较真” 不是 “多管闲事”,理解“辩护”不是“帮坏人说话”,理解“坚持” 不是 “自讨苦吃”。
法律工作 All-in-One
法律事务全场景
智能工作台







开始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