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海棠文学城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些被兰州公安机关传唤的作者发文求助,称在调查期间遭受了搜身、言语侮辱等不当对待,同时还将面临高昂的罚款以及数年的牢狱之灾,事件经过舆论发酵后迅速引起巨大的关注。
📝其中,公众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兰州公安跨区域执法是否合乎规范、作品点击量的计算方式是否合理、对于涉事作者的量刑是否过重等一系列问题上,与此同时,在大量网友为海棠作者发声的同时,网络也出现了舆论倒逼司法、为海棠作者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居心叵测的质疑声。
事实上,在去年,海棠文学城事件就曾经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安徽绩溪公安就通过远程传唤的方式开始对海棠文学城作者展开调查,最终,海棠头部作者“云间”由于积极退赃,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另一位作者“一蟹”,因为涉案金额在25万元以下,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五个月,缓刑两年;部分未能筹集到资金退赃的作者,被判处了更长的刑期,如“辞奺”被判刑五年零六个月。
今年,兰州公安又再次以同样的方式对其他作者展开围剿,事件进一步扩散,但与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事件中,多名法律从业者,包括律师、法学院教授、自媒体大V等均加入了对该事件的讨论。
首先,在这次的事件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海棠作者的行为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确实构成犯罪,但是,罪刑轻重的衡量,公安机关执法的规范性、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滞后性等等问题却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第一是关于量刑是否过重的问题。在遭到传唤的作者中,部分甚至并未有任何盈利,但却要面临高额罚款、多年刑拘等一系列处罚,这明显不符合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司法机关采用的分章节计算作品点击量的方式造成了最后量刑畸重的结果,此外,关于淫秽色情作品是否具备文学性的判断对于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方面的规定却显得含糊不清,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海棠作者们的量刑的最终走向有失偏颇。
2⃣️第二是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性的问题。去年的安徽绩溪和今年的甘肃兰州警方均采用远程传唤的方式跨区域执法、处理案件,因此引发了类似“远洋捕捞”、“违规执法”的质疑,虽然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下,公安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可以开展跨区域执法,但是有着严格的限制,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应规范,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绩溪及兰州警方的做法均有一些值得诟病之处,同时,按照作者自述,警方在审讯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类似侮辱、恐吓的不当行为,因此,有必要对于其执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审核,一方面树立国家机关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对群众质疑作出回应,恢复公安机关的社会公信力。
3⃣️第三是我国法律规定滞后性的问题。我国有关淫秽色情作品认定以及相关量刑制度的法律规范出台已久,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现状,仍采用老的标准将导致入罪门槛过低。另外,长期以来,要求我国对影视文学作品实行分级制度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这一制度一直没有真正得到实施,但事实上,作为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必须要认识到影视文学作品分级制度的重要性并加以实施,一刀切地对成人向作品加以禁止对于社会生态的良好发展有害而无益,“性”并非羞耻之事,对成人而言,有获取相关知识的权利和必要,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起相应的分级制度,让儿童保持纯真,也让成人有直视自身欲望的可能。
另外,关于舆论倒逼司法以及部分律师博取关注的质疑,我想,在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每个人都有借助公共平台发声的权利,律师也有在遵守规范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技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只要发声和帮助是合理、合情、合法的,并没有什么值得诟病之处。
最后,希望这一次的事件中,所有的作者都能得到公正的处理,未来,所有的文艺创作者都能在更加开放、规范的环境中尽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