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道可特法视界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0日
引言: 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标杆考题”
在稳定币谱系里,DAI常被视为“去中心化路径”的代表:不靠可兑付的美元储备,而是依托超额抵押+清算拍卖+预言机+治理参数来维持对1美元的软锚定。它的价值,不在于价格“接近1”,而在于在没有中心化发行人的前提下,如何把抵押、清算与风险参数编织成一套自洽的稳定机制。本文把DAI的底层逻辑与几次“压力测试”拆开讲清,并给出企业与法务可直接落地的使用指引。
(提示:本文涉及的机制以Maker Protocol官方技术文档与链上治理提案为准。)
前文链接:
01
基本结构:
四块“齿轮”如何协同
DOCVIT LAW FIRM
1
超额抵押的Vault体系
任何人可将ETH、wstETH、WBTC等合格资产注入Vault(债仓),在高于100%的抵押率下生成DAI;若抵押率跌破清算线,系统会触发清算机制,处置抵押物以回收DAI。本质上,这是把价格波动风险前置给借款人,以守住DAI的面值稳定。
2
利率与费用:稳定费&DSR
稳定费(Stability Fee): 对负债(借出的DAI)计提的利息,影响借款成本与DAI供给扩张速度;
DAI储蓄率(DSR): 把DAI存入Pot合约即可获得按区块累计的利息,利率由治理决定,用于回收流动性/提升持有意愿。
3
价格预言机与OSM(Oracle
Security Module)
系统通过预言机中位价+OSM一小时延迟喂价,给套利与风险参数留“缓冲带”,降低瞬时攻击与极端震荡对清算的冲击。
4
清算2.0:荷兰式拍卖
“黑色星期四”(2020-03-12)之后,Maker将清算从英语式竞价升级为荷兰式拍卖(价格随时间自动下降、即时结算),旨在降低网络拥堵情形下出现“零出价”等异常的概率,并提升清算的可预期性与效率。
小结: 这四块齿轮共同完成 “生成—约束—校准—处置” 的闭环,让DAI在没有中心化兑付人的情况下,尽可能贴近 1 美元。
02
锚定的“第二闸门”:
PSM与“稳定币做稳定币”
DOCVIT LAW FIRM
仅靠抵押与清算,仍可能出现短时溢价/折价。为此,Maker在2020年后引入Peg Stability Module(PSM):允许用户以近似 1:1 的固定汇率在DAI与指定法币稳定币(主要是 USDC,历史上还包括 USDP/GUSD)之间即时互换。当DAI高于 1 美元时,用户会把外部稳定币换入铸造 DAI,从而压回价格;反之亦然。
利弊权衡:
• 优点: 把“锚定恢复”从市场套利改为“合约内置的流动性闸门”,显著缩短偏离时间。
• 代价: 锚定的质量开始依赖外部稳定币的稳健性与合规性,传导了对USDC等的信用暴露(这一点在2023年3月得到实证)。
03
稳定性“压力测试”: 两次关键事件
DOCVIT LAW FIRM
1
案例A:2020年3月“黑色星期四”
ETH单日暴跌+链上拥堵导致Maker早期清算出现“0 DAI 中标”的异常,留下未被抵押覆盖的DAI,暴露了拍卖与喂价在极端情形下的脆弱环节。随后,协议升级至清算 2.0(荷兰式)并持续优化喂价与 Keeper 生态。
2
案例B:2023年3月SVB事件 →USDC脱锚→DAI跟随折价
USDC因储备受SVB影响一度跌至0.87美元;由于DAI通过PSM持有/对接USDC,DAI同期也出现明显折价(最低约0.88)。事后,Maker治理讨论是否降低对USDC的暴露,但最终投票决定保留USDC为主要储备与PSM对手方,并配合其它风控参数优化。这个事件清晰地显示:PSM 提升锚定效率的同时,也把“外部稳定币风险”引入了DAI的风险画像。
04
资产侧的“新支柱”:RWA(现实世界资产)
DOCVIT LAW FIRM
为提升收入与抗波动能力,Maker通过MIP系列引入RWA(如短久期美债策略),代表性安排为Monetalis Clydesdale(RWA007-A)等结构:从PSM吸纳的稳定币头寸,按治理授权配置至高流动性债券/存款,相关收益可用于协议缓冲,并由治理决定是否、何时以及以何种比例用于DSR。 该路径把“纯加密抵押”的波动风险部分对冲为“利率与信用”风险。
含义:
• 优点: 提升DSR的可持续“弹药”、弱化单一抵押品波动的连锁风险;
• 风险: 引入了受托结构、托管人与法域相关的合规与信用风险,法律责任链条更长,需要更严格的信息披露与受托审计。
05
稳定性框架:
从“机制正确”到“参数正确”
DOCVIT LAW FIRM
1
机制面(结构是否完备)
生成: 高抵押率的Vault与清算逻辑齐备;
校准: OSM延迟+多源预言机,给风险管理留缓冲;
回稳:PSM 提供合约级“兜底流动性”;
关停:Emergency Shutdown预案在极端情况下可按固定比价兑付。
2
参数面(时点与阈值是否合适)
清算罚金、拍卖曲线: 过宽使清算成本飙升,过窄会增加坏账;
DSR与稳定费: 需要在“吸引持有/抑制过度借贷”间动态平衡;
PSM额度与对手方: 降低对单一稳定币的集中暴露;
RWA配置: 久期、托管与法域多元化,避免“单点信用事件”外溢。
小结: DAI的稳健,更多取决于治理对参数的动态调校能力,而非单一机制的“绝对正确”。
06
给企业与法务的使用清单(可直接落地)
DOCVIT LAW FIRM
1
支付/结算
适用场景: 跨平台结算、链上供应链金融、DeFi资金池的“中性头寸”;
合规要点: 在合同中明确“稳定币种类(DAI)—清算/失锚应对—替代支付路径”,并约定价格偏离阈值与替代资产。
风控动作: 建立价格/折价监控与PSM余额/对手方暴露监控,触发阈值自动切换备用路径。
2
资金管理/利息
DSR使用: 将闲置DAI进入Pot获取利息,但注意DSR可变、由治理决定,不应承诺为“保本保收益”。
集中度控制: 若企业资金池里已持有较多USDC,再大比例配置DAI(且DAI再度依赖USDC的PSM)会叠加同一对手方风险。
3
尽调与合规审阅
预言机与清算: 确认所接入应用是否对接了清算2.0,并审阅极端行情下的自动处置逻辑;
RWA透明度: 关注RWA的受托人、托管行与法域,是否有定期财务与合规报告可供查验;
PSM依赖度: 评估对单一外部稳定币(如USDC)的暴露比例,必要时在治理层面推动多对手方方案;
应急预案: 熟悉Emergency Shutdown的操作与权利边界,并在合同中明示不可抗力条款。
07
与“中心化稳定币”的分野:谁承担“兑付责任”?
DOCVIT LAW FIRM
1
USDT/USDC
有发行人对面额兑付承担合同性责任(受监管/储备审计约束)。
2
DAI
无“发行人兑付”,而是以超额抵押+清算来维护面值;PSM的“准兑付”效率高,但会把对手方风险引入系统。这决定了DAI在监管语境下更接近“以抵押与机制维持锚定的数字债务合约”,法律争议集中在清算瑕疵、预言机异常、治理参数失当等环节。
08
结语:去中心化稳定的“工程学思维”
DOCVIT LAW FIRM
DAI不是“天然稳定”的币,它是一组可调参数和合约规则的集合体。 机制正确+参数正确+透明治理 三者缺一不可;在外部冲击(USDC事件)与内部极端(黑色星期四)的双重压力下,DAI用PSM的效率与清算2.0的韧性熬了过去,但也暴露出对外部稳定币与现实世界资产的依赖。 因此,使用DAI的关键不在“信不信”,而在你是否持续监控它的“参数状态”和“对手方暴露”。这,就是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工程学。
DOCVIT
作者简介
罗天亮
深圳办公室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
业务领域: 刑事风险防控、刑事辩护、企业刑事反舞弊等诉讼与非诉业务
邮箱: luotianliang@dtlawyers.com.cn
特别声明
✦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