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话题

来源:天同诉讼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引言: 日常处理法律业务时,一套清晰准确的图能帮我们快速理清脉络,不管是内部讨论还是对外汇报,都能让沟通更高效。

结合团队十数年如一日的高制图要求、实务经验和视觉呈现的专业性,本系列梳理了一些绘制原则、方法及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每一类图形都会提供 PPT 模板。

作为系列的开篇,今天是原则篇,我们尝试重复论证一些老的问题:到底为什么要绘图、怎么样的图表是合格的?

下一篇我们会从最常用的图表之一 流程图 开始,拆解具体各类图表的绘制规则及步骤方法。

对系列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留言,我们会争取在后续文本中补充说明。

一些勘误

在正式开始分享具体的方法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些可能普遍存在的误解,或者至少先请大家屏蔽一些先入为主的认知。

比如:

1.1 画图浪费时间吗?

画图一定是要消耗时间的。

但消耗的时间不等于浪费。

我们主张有条件地绘制法律关系图,是因为当你把目光拉长到团队办案的全面、全过程,一张合格的示意图能节约下来的与团队、与客户的沟通时间,应当是远超绘图时间的。

1.2 越复杂就越专业吗?

很显然不是。

我们绘制图片,不要为了体现我们在绘图方面的专业,不是为了用图来显示这么一点儿额外的工作量,更加不是为了把团队、把客户搞晕。

基于第 1 点 “ 节约沟通成本 ” 的目标,同等条件下,图一定是越简明、越能说明案件已经被吃透、越显专业。

1.3 没有设计功底就画不好吗?

审美理论中,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本泽( Max Bense )提出的 信息论美学 ( Informational Aesthetics ),即艺术通过符号系统(如符号、色彩、线条)将创作者的意图转化为可感知的形式,而接收者的审美体验源于对这些符号的解码过程, 高效的艺术作品能以最少的冗余信息传递最丰富的意义。 —— 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其信息传递的效率;

格式塔心理学派通过实验证明,人类感知系统具有将 碎片化刺激 组织为 完整、稳定结构先天倾向

现代脑成像研究发现,大脑视觉皮层( V1 区)对简单形状的反应速度比复杂图形快 30% ;

……

—— 因此我们认为, 决定一个示意图是否 “ 好 ” 的关键原因在于 绘图者是否吃透了案情 ;至于如何通过色彩、排列进一步提升信息效率,有设计师完成模板绝对更好,不过下文也会提供一些 在没有专业设计师时也能实现的、至少能让效果达标的、简单的实现方式。

1.4 “ 有图 ” 就行?

如果提供的图是不准确的、无法高效传递信息的,不如没有图。

并且在一些复杂案件中,不要拘泥于用一张庞大的图说明一切,有时候采取组合技,不同的图形各司其职说明不同的问题,能起到 1+1>2 的效果。还可以根据需要分对内、对外等不同使用情形。

1.5 “ 没图 ” 就不行?

也不是,有些主体简单、关系清晰、三句简单的话就能描述清楚前因后果的,没图也非不可。

但我们仍然建议都画,毕竟最好还是由简入繁。

合格业务图表的评价标准

如上所述,专业图表的本质是 “ 信息的翻译器 ” ,也即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语言。

“ 合格图表 ” 的核心标准可概括为:内容准确、目标明确、看得清晰、读得容易,辅助 “ 十年后还能迅速记起当时情形 ” ,并最终服务于 “ 快速抓住核心结论 ” 这一终极目标。

(本节所涉标准,后续均会在讲解各示意图过程中呈现)

2.1 内容准确,确保信息无偏差

内容准确是专业图表的根基,意味着图表呈现的数据、逻辑与原始信息完全一致,无篡改、遗漏或误导性倾向。若内容存在偏差,再美观的图表也失去价值,甚至可能传递错误信息,影响决策判断。

落到具体法律实务中,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操作要点:

• 【来源控制】图表的一切信息均来源于有效证据;万不得已需要引用未经考证的来源,必须用颜色、 下划线 、 “ (?) ” 、 “ (仅口述) ” 等方式进行明显的差异化标明。

• 【适当标注】在信息量可控的情况下,简要标注信息来源,如 “x 年 x 月 x 日 xx 方签署《 xx 》约定 ” 、 “ 公开信息查询 ” 、 “xx 官方登记数据 ” ,既给予阅读者信任,也方便将来溯源。

• 【逻辑校验】信息之间往往存在关联,有时可以通过基本逻辑反向校验获取 / 标记的内容的准确性。例如,同一时间针对同一公司的全部股东持股比例总和必然是 100% ,计算结果不是就说明有错漏;事物发展必然有始有终(哪怕阶段性的),如果流程图有无起点或无终点的动作,就说明有环节丢失了;每个争议事项必然是有不同观点的,争议分析图中,如果有焦点既未标注 “ 无争议 ” ,也未分别列明不同主张,说明对情况的分析还有缺失 ……

• 【动态更新】动态更新:若信息随时间变化(如发现新证据),需惦记着及时更新图表、替换过时信息,避免 “ 用旧数据支撑新结论 ” ,导致后续的读者做出错误判断;也尽量避免 “ 到时候我统一修改 ” ,实践证明非常容易遗漏过程信息。

2.2 目 标明确,核 心信息一目了然

所有图表都是有清晰的服务方向的,绘图的同时反问 “ 这个图想说明什么 ” ,然后围绕特定目的进行设计,把想重点传递的信息用有差异的方式凸显出来,而非看似无目地堆砌内容,让读者(包括将来的自己)在大量信息中自己 “ 拼悟性 ” 找重点。

落到具体法律实务中,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操作要点:

• 【颜色表明立场】例如,我们会对所有图形中,代表客户积极行为的元素采用本所的 LOGO 色,争议对方采用区别于 LOGO 色的警惕色(如红、紫等),对有影响的中立方(如第三方或公权力方)采用深灰色,对无影响的中立方采用浅灰色。 —— “ 敌我 ” 关系分明,争议集中地(警惕色分布)突出。

• 【额外标明】如差异化的颜色仍然不足以说明最重要的问题,还可以使用框选 “ 〇 ” 、箭头 “→” 等纯图形标注,进一步吸引读者的注意。

• 【结论前置】在图表下方或旁侧添加 1-2 句简要结论(如 “ 因其中某一地产项目暴雷导致股东之间就项目合作发生 XX 纠纷 ” ),创造 “ 先入为主 ” 的机会最先植入关键结论,引导读者聚焦核心。

2.3 看得清晰,保障信息易识别

图表从绘制规则及视觉层面都应注意秩序,不存在误解、不干扰读者。通过合理的元素布局、视觉区分,让内容层级分明、程序清晰流畅,避免读者因 “ 看不清 ” 、 “ 找不着 ” 甚至 “ 走错了 ” 影响解读效率。

落到具体法律实务中,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操作要点:

• 【必备元素完整】根据不同图表类型,考量不同必备元素。例如,数据图就需要包含坐标轴标签、图例、单位、对应准确数值等;流程图就必须有起点和终点;关系图就不能有孤零零游离在外的元素(必有关联) …… 具体规则我们会在分析具体图表的时候分别说明。另外,注意元素位置不重叠、线条之间(尽量)不交叉。

• 【剔除视觉干扰】删除多余装饰(如 炫酷的 3D 立体效果、花哨的背景装饰图案)、冗余网格线(仅保留必要的横向 / 纵向网格线,线条用浅灰色弱化),尽量不采用过饱和的颜色(如不使用荧光色),以免模糊重点,也可减少视觉疲劳。

• 【信息层次突出】用位置差异表达层级关系、形状差异表达不同性质,必要时还可借助相对位置辅助先后叙事。例如,同一公司的多个股东排在同一水平线上;法律关系用实线、事实关系用虚线;用带箭头的线表达主、被动关系;根据事态发展,整体趋势上,选择 从左往右 或 从上到下 分布(而非反过来)。

• 【尺寸适配】根据展示场景调整图表尺寸,最好是能一图兼顾 PPT 展示与 A4/A3 打印,图形之间 适当紧凑 ,确保字体、线条在尽可能多的应用场景下均清晰可见(根据不同团队的惯用场景分别规定适当的尺寸范围),不必花额外时间用于调整尺寸。

2.4 读得容易,降低解读门槛

“ 读得容易 ” 结合了上述所有要求,是最终目的。通过适配的图表类型、友好的视觉设计,将复杂内容转化为易懂的视觉语言,无论受众是否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都能轻松理解图表的含义与结论。

落到具体法律实务中,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操作要点:

• 【类型服务于目的】时刻注意到这是辅助说明的图表,确保图表目标与受众需求匹配,围绕说明目标选择图表类型。例如,单纯借贷关系中,如果想说明履约情况,则钱款往返的数据表就会比法律关系图更能说明问题;想说明制度变迁历程及对案件的影响,则时间轴可能会比流程图更合适;而想说明法律适用问题,则流程图可能会是最合适的;而一个复杂案件中,如果要说明多个问题,则用多张图表分别说明往往比一张密密麻麻的大图更合适 …… 不要拘泥于任何类型或数量。

• 【视觉友好设计】字体选用清晰易读的无衬线字体(避免用手写字体或创意书法字体),颜色对比鲜明(深色背景用白色文字,浅色背景用黑色文字,避免看不清字),数据、文字标注按需添加(金额、比例等关键数据直接标注数值)。

• 【简化专业术语或辅助解读】面向非专业受众时,将专业表述转化为通俗语言;对于确实无法简化的,以脚标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术语的含义或图示逻辑。

2.5 标准一致,对协作的更高要求

主观的专业感往往体现在 细节把握 和风格一致上。

图表层面 ,跳出具体的某张图,我们建议一个文件、一个团队、一类业务应用的所有图表,在颜色、字体、线条等样式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制图规则上保持高度统一。如此既能建立品牌专业度、辨识度,更加能一劳永逸地 降低 团队协作 及 老客户服务 过程中的 认知负担,避免重复学习、频繁适应

工具层面 ,虽然更专业、操作更便捷的制图工具比比皆是,但考虑到图表在不同团队成员手上的复用性,考虑到兼顾插入文本、打印、演示讲解等各种场景,我们建议还是使用 最原始、但足够用Power Point ( PPT ) 制图。

而美学层面 ,遵循最简单的 形状、对齐、间距 关系,就足以解决 90% 以上的、实用角度的 “ 好看 ” 问题,以后我们会单独安排一部分论述。

从下一篇开始,我们将针对具体图表类型进行分析。

后续还会陆续推出法律关系图、时间轴、泳道图、数据图表、思维导图、平面图、甘特图 … 等多种图表的用法建议。

点击文末 “ 阅读原文 ” 获取本文配图的 PPT 模板。

感谢您的关注。

“办案手记”栏目由王晓雨律师主持,战斗在办案一线的天同律师们将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工作中点滴形成的思考。如您对“办案手记”栏目有任何想法、意见、建议,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下方链接:

法律工作 All-in-One
律页法律工具1
律页法律工具2
律页法律工具3
律页平台
律页法律功能1
律页法律功能2
律页法律功能3
开始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