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话题

来源:北京嘉观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近年来,随着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向政府机关提出依法履职申请的情况日益增多。这类申请既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契机。作为政府机关的法律顾问,笔者结合实务经验,就如何规范办理依法履职申请答复业务提出以下建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核实诉求:精准把握申请实质

收到履职申请后,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准确核实申请人的真实诉求。实践中发现,有些申请内容表述不清、范围过宽或缺乏针对性,容易导致后续处理方向偏离。

内容梳理: 仔细研读申请内容,厘清申请人真正关心的核心问题。必要时可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与申请人沟通,确保准确理解其诉求。记录沟通情况并存入档案,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诉求分类: 根据申请内容区分不同性质诉求,是要求履行特定法定职责,还是咨询政策法规,或是投诉举报违法行为?分类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处理程序和适用法律。

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全面收集相关信息

核实诉求后,需围绕申请内容开展全面调查,收集相关情况和材料,为判断是否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以及如何答复提供事实依据。在这一过程中,与申请人保持充分沟通和调查了解至关重要。

与申请人双向沟通: 行政机关应当主动与申请人建立沟通机制,这不是单向的调查,而是双向的信息核实过程。 通过向申请人调查了解,确认关键信息, 指导申请人提供其掌握的相关证据材料,如照片、视频、书面材料等。

机关 内部 核实 查询本机关相关文件档案、业务系统、会议纪要等,了解涉及申请事项的历史处理情况、当前进展和相关政策依据。必要时可请相关业务部门提供专业意见和支持材料。

外部调查 对申请涉及的重要事实,应当通过现场检查、询问相关人员、调取证据材料等方式进行核实,确保答复建立在扎实的事实基础之上。

明确本机关职责:依法界定职权边界

在掌握相关情况后,需要依据 相关 法律法规,准确界定本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这是处理依法履职申请的核心环节。

职权法定原则: 严格按照 相关 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进行判断,不得超越或者 怠于履行 法定职权。

权限分析: 分析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包括事务管辖、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对于不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应当依法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根据职责和调查情况逐一答复:规范制作答复文书

在完成前述步骤后,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和职责界定,对申请人的诉求逐一进行回应,制作规范的答复文书。

答复内容: 答复应当针对性强、逻辑清晰、依据充分。对于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应当说明办理情况或处理决定;对于不属于职责范围的, 可以 告知有权机关并提供必要指导。

法律适用: 准确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说明法律依据。对于复杂或新型问题,应当进行 充分 论证,增强答复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文书规范: 答复文书应当格式规范、要素齐全,包括文号、标题、抬头、正文、落款、日期等。正文部分应当包含申请概述、调查过程、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决定内容等要素。

送达备案: 答复文书应当依法送达申请人,并做好归档工作。答复内容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还 可以 考虑通过适当方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履职为本:超越文书答复的实质担当

在处理依法履职申请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答复文书仅仅是履职过程的最终载体, 而真正的核心在于实质性地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应当树立 “ 以履职为本 ” 的理念,避免陷入 “ 重答复轻履职 ” 的误区。

规范处理依法履职申请不仅需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更要注重沟通艺术和说理技巧。主动沟通、全面调查、权限准确界定和充分说理,都是赢得申请人理解和信任的关键。

办理依法履职申请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环节,规范的处理流程不仅能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也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能。我们要始终牢记: 答复只是形式,履职才是本质;文书只是载体,实效才是根本 。只有将每一个依法履职申请都作为改进工作、服务群众的契机,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的目标。

- END -



法律工作 All-in-One
律页法律工具1
律页法律工具2
律页法律工具3
律页平台
律页法律功能1
律页法律功能2
律页法律功能3
开始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