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话题

来源:广州律协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近日,广州市律师协会发布《关于办理婚姻家事纠纷涉未成年子女抚养案件法律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是全国首部就办理家事纠纷涉子女抚养案件的专业指导性文件。《指引》指导律师协助当事人针对抢夺、隐匿子女等准备预防措施,如“指导子女熟记手机号码、识别街区小区名称”等。

《指引》立足婚姻家事纠纷涉子女抚养案件的实务痛点,以“精准对接新规、温情护航成长”为导向,为律师办案提供兼具合规性与人文关怀的操作指引。 《指引》的出台标志着广州律师行业以家事案件为第一源头,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司法支撑。

《指引》紧密衔接新规要求,针对抢夺、隐匿子女构建全链条应对机制。 《指引》深度融入2025年2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中关于抢夺、隐匿子女的相关规定,将新规要求转化为具体办案实操,明确指导律师在案件代理初期即做好风险研判,要向当事人充分履行抢夺、隐匿子女相关行为的风险披露义务,并指导律师协助当事人准备预防措施,如指导子女熟记手机号码、学会使用公共电话、识别街区小区名称等。风险发生时,《指引》列明救济路径,包括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人格权侵害禁令、协助当事人在符合条件时申请暂时确定抚养事宜。

《指引》跳出“冰冷条文”框架,注入人文关怀与实质解纷理念。 《指引》突破传统业务指引的纯规范属性,将“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可操作的温情举措,首次明确设置“离婚对未成年子女影响的评估”环节,指导律师在接案后结合子女年龄、心理状态等开展初步评估,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针对抚养权与探望权争议,创新性纳入“轮流抚养可行性分析”“指导当事人对探望的正确认知和规划”等内容, 从居住环境适配性、父母协作能力等维度细化分析标准,引导律师通过协商化解矛盾。

针对家庭暴力情形,提出“临时安置措施”“学校配合措施”的协调路径,联动社会力量为子女构建稳定生活环境, 通过“心理咨询与评估”“申请启动心理疏导和干预、家事调查程序”等建议,将专业心理支持贯穿案件全程,推动纠纷解决从“程序了结”向“实质修复”转变,切实维护子女健康成长权益。

作为行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指引》通过细化办案流程、明确操作要点,有效提升律师婚姻家事业务专业化水平,推动形成“律师-司法机构-专业力量”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 此外,通过引导律师在案件中注重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等专业手段的运用,推动婚姻家事纠纷解决从“矛盾化解”向“关系修复”升级,充分体现广州律师在行业专业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及服务家国社会、促进家庭和谐、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和使命担当。

扫描以下二维码

了解更多《指引》相关内容

来源|业务培训部

推荐

阅读

欢迎投稿律师原创文章

专业解读、行业观察、时事评论、生活感悟

投稿邮箱:gzlx2023xcb@qq.com

长按关注 获取广州律师行业最新资讯

广州律协与您一同成长

请点亮下面的赞与在看,分享收藏^^

法律工作 All-in-One
律页法律工具1
律页法律工具2
律页法律工具3
律页平台
律页法律功能1
律页法律功能2
律页法律功能3
开始免费使用